">
中國高鐵,又有新動向。
近日,國家鐵路局副局長安路生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向外界透露一個重磅消息:成渝中線高鐵開通后將以400公里時速運營,到時成渝之間可以50分鐘通達。
值得注意的是,成渝中線高鐵設計時速雖為350公里,但在部分區段預留進一步提速條件,是中國首條預留400公里時速條件的高速鐵路。
作為滬渝蓉沿江高速鐵路的一部分,未來在成渝中線高鐵線路上,極大概率是以CR450動車組實現時速400公里商業運營。此前,國鐵集團《“十四五”鐵路科技創新規劃》曾提出“將依托滬渝蓉沿江高速鐵路等工程項目開展CR450科技創新工程基礎設施工程化技術驗證。”
這將是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的速度最快高鐵。
目前,成渝雙城間每9分鐘就有1列高鐵開行,每日人員流動量超100萬人次。
高鐵所至,時空重塑。
時速400公里帶來的同城效應將進一步模糊行政區域邊界,促使人才、資本、技術等核心生產要素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在雙城及沿線節點城市間高速奔涌。
這意味著產業鏈上下游的布局可以更加靈活和優化,科技創新協同將更加緊密頻繁,高端服務業輻射范圍將顯著擴大。
如此深刻的時空壓縮,不僅將大幅提升區域經濟活躍度與民生便利性,更將強力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加速邁向真正意義上的一體化發展格局。
在400公里時速的賦能下,成都與重慶雙核聯動效應將得到指數級放大,一個更具競爭力、創新活力和資源配置效率的區域增長極輪廓變得愈發清晰。
目前,成渝地區是中國經濟的重要增長極。2024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7193億元,占西部地區的比重為30.3%。在全國的比重從2020年的6.3%提高至6.5%,增長潛力巨大。
不是京津冀,也不是長三角,不禁讓人發問:中國最快高鐵為何有望在成渝地區率先實現?
這背后蘊含著深遠的國家戰略考量。
近些年來,川渝地區堪稱我國最受關注的區域之一,國家支持政策之多、財政傾斜力度之大,都處在前列。
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投入資金總額超過11萬億元,共建重大項目超過800個。
根據《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我國4大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
作為我國發展的戰略腹地,四川和重慶在國家發展大局特別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具有獨特而重要的地位,這使得成渝地區具備多重獨特優勢,成為最快高鐵率先落地的潛在區域。
如,《四川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明確“四川是支撐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實施的重要地區。”
特殊的戰略使命意味著其需要構建超強韌性的戰略通道和極高效率的資源要素流通網絡。
高鐵不僅是便捷的交通工具,更是國家戰略安全的關鍵基礎設施,能確保在極端情況下核心區域間人員、物資等快速調動與支援。
因此,成渝中線400公里時速的實現,不僅是一次速度的突破,更是一個意味深長的國家隱喻。
高鐵列車如流動的血脈,將遼闊疆域緊密聯結為有機生命體。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這些被高鐵賦能的經濟圈,正成為中國應對全球競爭的關鍵支點。
而高鐵網絡不斷延展,也將促使城市間從地理共同體升華為發展共同體。
(“三里河”工作室)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zmmpj.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